浅谈放射性活度计的计量检定规程
更新时间:2022-12-09 点击次数:1070次
放射性活度计用于测量放射源或放射性溶液的活度。主要由4πγ井型电离室、电流测量系统和放射性活度示值显示单元组成。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γ射线在电离室空腔内发生电离作用形成的电流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成正比。
放射性活度计主要应用于核医学诊断、治疗以及放射性药物生产、销售等领域。
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程制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与JJG377-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程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明确区分了标准级活度计和工作级活度计的检定项目;对计量标准的要求和检定方法作了修改。
取消“监督值变动范围”和“活度非线性”检定项目;增加了“本底”检定项目;以“相对固有误差”取代“基本误差”,并提高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以“稳定性”取代“7h稳定性”;放宽了对标准级活度计“重复性”的技术要求。
JG377-1998放射性活度计检定规程于1998年5月发布。本规程为首次修订。本规程适用于4πγ电离室型放射性活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活度测量范围(3。7105-3。71010)Bq,光子能量范围(25-3000)keV。